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趨勢開講》Google TV、Apple TV,台灣看得到吃不到?

文章來源:Yahoo!奇摩 發表時間:2010/11/19

趨勢開講》Google TV、Apple TV,台灣看得到吃不到?

作者:董福興

Apple TV在美國已經出貨許久,Sony採用Google TV系統的電視與羅技的機上盒也已經面市。從科技新聞上看這些消息令人興奮,不過,這些以美國為中心所發展的結合電視與雲端內容的產品到了臺灣時,我們是否能享有相同的服務與使用體驗呢?這篇文章將由內容、操作性、價格三方面來檢視這些產品,提供讀者判斷的標準來決定是否有必要、以及何時才是將這些產品迎回家中的好時機。

Sony 內建Google TV系統的電視已經在美國上市,但美國以外的區域目前上市計畫仍不

◎Apple TV與Google TV差別在哪裡?

Google TV打出的口號是「Web meets TV, TV meets Web.」,在美國,各種網路內容串流服務的發達已經到了臺灣無法想像的境界,想看電影,有Netflix,想看影集,有Hulu。Amazon等也有提供Pay Per View付費觀看的服務,各個頻道甚至直接將內容提供串流。使用者電視螢幕上播放的內容已經多半不是來自有線電視、衛星電視,而是來自網路,著名的科技雜誌Wired甚至製作封面故事計算出花費來鼓勵讀者退租有線電視、轉向使用網路服務。Google TV就是這樣狀況下因應而生的產品。

羅技也推出Revue電視盒讓現有的電視能支援Google TV系統,同樣在美國以外區遇上是時間不明。

Google TV是個作業系統,能夠以機上盒或者內建於電視的方式連結有線、衛星電視訊號源、並且讓電腦具備上網功能來收看網路服務的內容。透過Google TV的搜尋介面尋找「怪醫豪斯(House M.D.)」時,你能從電子節目表找到播放頻道與時段、也能找到Amazon.com的隨選視訊,要是有訂閱Hulu.com的服務,也能即時收看。同時還有YouTube上的惡搞片段,Podcast等等網路內容...簡而言之,Google TV就是利用Google搜尋功能,讓你電視、網路視訊內容一把抓的產品。同時還能運行為Google TV打造的Android程式,像是觀看體育賽事時能同時看到選手資料、過往紀錄;觀看線上購物時能夠看到產品詳細資料等等功能。

Apple TV目前在美、法、德等iTunes Store有租借電視節目、電影的國家已經上市,台灣可以透過親友代購回來使用。

新改款的Apple TV則沒有Google TV一般包山包海的野心。過往的Apple TV內建硬碟、網路、CPU,本身就是一台低規格的Mac,價格不便宜,也沒多少人願意購買,Steve Jobs甚至說它是個「嗜好(Hobby)」。但是新的Apple TV定價僅美金$99元,沒有內建硬碟,採用與iPad、iPhone 4相同的A4晶片,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將影音內容透過網路傳到電視、音響上播放的設備。你能做的,就是在iTunes Store有提供電影、影集租借的國家,以每集電影美金$3.99、影集$0.99的價格透過網路收看720p HD品質的串流視訊,付費後30天內可收看,播放後24小時後過期。你也可以用它來看NetFlix上的電影,以及YouTube、Flickr上的影片、照片...就是這麼簡單。

Google TV雖然內容包山包海,網路上的視訊內容都有。但是主要幾項內容服務一離開美國就斷頭,台灣本土視訊服務也還跟不大上。

◎內容比一比:Google TV殘一半,Apple TV勝出!

Google TV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是針對美國網路串流視訊服務的發達而出現。而電視影集、電影授權機制非常複雜,不僅限定區域,同時限定媒體載具。目前Hulu、Netflix等服務僅限於美國國內觀看,在台灣想要開啟時,就會因為IP位置而被擋下來、無法收看。並且我們也沒有方便的電子節目表機制,除非你使用Dish HD衛星電視、或者數位電視,不然是無法搜尋到節目播放頻道與時段的。

假設Google TV登陸台灣,也許中華電信MOD、ELTA頻道會為它推出可運行的App,而壹電視更是樂觀其成,畢竟在NCC阻擋之下,網路是唯一的突破口。但不管怎麼看,內容方面是大幅受限的。要是你懂英文,也許網路上大量、多數的影音PodCast還能提供你不少內容;但縮減到中文內容,可真的是少之又少。

台灣時常談數位內容產業,但一來受限於伺服器端的費用:想要提供影音串流服務,就算版權談妥,但高額的流量費用,大概只有壹傳媒這種大媒體集團或者中華電信之類的電信商可以負擔,各家想做視訊串流,一調查費用大概就打退堂鼓了。另外是電信法、廣電法層層限制下,不僅讓內容想要跨平台呈現都有問題,限制黨政軍層層抵擋的條款更讓有著資源的大集團統統無法跨入。NCC不點頭、立法院不修法,台灣的Google TV就總是殘一半。當然啦,要是PPStream出個App在Google TV上,應該狀況就會不同。

Apple TV就算離開美國,只要更改設定還是可以儲值卡租借節目,唯一不能使用的就是Netflix電影串流服務。

相對之下,Apple TV儘管在台灣,還是提供完整的內容。只要你將地區指定為「美國」,配合iTunes儲值卡使用,影集、電影照樣可以串流收看。而在給iPad、iPhone使用的iOS 4.2推出後,你更能將這些設備上看到一半的影片、聽到一半的音樂,透過AirPlay功能,以無線網路串流到Apple TV上播放,也能將Mac中的影片、音樂、照片等等如法炮製。

除了Netflix服務無法於台灣播放外,Apple TV比較沒有地區限制,雖然租借的串流影片沒有中文字幕,但至少,它可以當作結合iPad、iPhone、Mac的無限串流視訊盒使用。

◎操作性比一比:Google TV果然還是複雜,Apple TV簡單得多

電視遙控器,只要有開關、音量、換台鍵,任何老少都能輕易上手。然而Google TV為了搜尋、點選網頁畫面,預設是使用鍵盤滑鼠作為操作工具。筆者在日本Google舉辦的媒體活動時看到無線鍵盤、滑鼠的大陣仗時曾嚇了一跳,詢問Google開發團隊操作問題時,對方的回應是:「Sony、Logitech等硬體生產者會做出合適的遙控器。」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Sony做出一個極為複雜的遙控器,和目前電視遙控器可是差得太多。相對之下,Apple TV的遙控器可就簡單多了。

Apple TV使用的遙控器極為簡單,並且美觀。當然還是因為功能簡單、介面清楚易用所至。

不過既然Android手機與iPhone如此風行,使用Apple TV和Google TV的人也是相同的一群使用者,那麼用手機上的App來操控如何?Android上的確有Google TV遙控器這款App,就介面看來是簡單得多。同時Android手機也可以將目前播放的YouTube影片傳到Google TV上觀看,與Apple TV不同的是:Apple TV是串流內容,Google TV僅是傳送網址。Google TV唯一直覺、易用的操控方式就是利用Android上的語音辨識功能直接用說的輸入關鍵字、傳送到Google TV中搜尋。

不過,Apple也推出稱為Remote的iPhone/iPad App,同時能夠控制Mac上的iTunes播放,也能讓iPhone、iPad成為Apple TV遙控器。一比較之下,還是Apple在產品整合上略勝一籌。但從Android手機發展的歷程來看,Google推出的產品一開始絕對不是最好用、最完整的,只要市場有著一定的接受度,慢慢就會改進到更為理想的型態。這段時間中,台灣的網路內容服務大概還沒辦法跟上,等到Google TV在台灣推出時,易用性的問題大概也會有較好的解決方案。

Apple推出的Remote App不僅能讓iPhone/iPad控制Mac上的iTunes,也能作為Apple TV的遙控器使用。

◎最後,是一翻兩瞪眼的價格。

Google TV雖然是Google提供的開放、免費軟體平台,但是要運作還是要有硬體支援,採用Intel Atom CPU、支援802.11n網路的背後,等於在電視中加入了一台HTPC,機上盒也就是一台HTPC,目前美國的價格是:

• Logitech Revue機上盒加鍵盤:$299.99(約台幣9,000元)

• Sony NSX-24GT1(24”):$599.99(約台幣18,000元)

• Sony NSX-32GT1(32”):$799.99(約台幣24,000元)

• Sony NSX-40GT1(40”):$999.99(約台幣30,000元)

• Sony NSX-46GT1(46”):$1,399.99(約台幣42,000元)

• Sony NSZ-GT1(藍光播放器兼機上盒):$399.99(約台幣12,000元)

而Apple TV則是$99元(約台幣3,000元)。整體看來,就算不透過Apple TV租借美國iTunes Store上的影集、電影,用來作家中電視、音響的串流播放器也不算差,3,000元的價格也不貴。不過Google TV無論是羅技的Revue或者Sony的NSZ-GT1,萬元上下的價格都不是能馬上買得下手的價格。反而電視從24吋到46吋都不算貴,尤其掛上Sony的品質保證。

所以,如果你已經有iPad、iPhone以及Mac,想要透過AirPlay讓影片、音樂能夠藉由Apple TV登上你的電視、音響,那無論何時都是購買Apple TV的好時機,況且價格也不算太貴。

但Google TV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說可真的就是遙遙無期了。一方面是內容缺乏的問題不知道要到幾年後才會解決(再說一次,PPStream或對岸的隨選視訊網站推出Google TV App又是另外一回事),另一方面是與其購買Google TV的機上盒也好、具備藍光播放器的機種也好,都不如等到目前電視壽命盡了,換一台時直接換上內建Google TV的電視來的好。

只是就和Android手機一樣,開放的特質配合台灣的技術力、對岸同為中文使用者的廣大可能性,說不定很快就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內容(先不管合不合法)支援;也會有著價格更為低廉的機上盒可供選擇,值得繼續觀察。



(作者為3C雜誌技術主編,主跑Apple與Google產品,喜歡把玩第一手發表產品,藉此觀察未來科技趨勢。)


《相關文章》 ◇別忘了孩子也有隱私權

◇善用科技,找到國際行銷的「原子彈」

◇從全球狂賣的iPad,看電子書包的未來發展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德國的一張罰單 值得台灣人沈思

彎彎的插畫




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

~~~~~
德國的一張罰單~~~~~值得台灣人沈思


德國是個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國家,說到賓士,
BMW,西門子……沒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於核子反應爐中最好的核心泵就是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上產生的。

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一定是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吧。
去德國考察前,我們在描繪著、揣摩著這個國度。
到達港口城市漢堡之時,我們習慣先去餐館,已在駐地的同事免不了要為我們接風洗塵。

走進餐館,我們一行穿過桌多人少的中餐館大廳,心裡犯疑惑:這樣冷清清的場面,飯店能開下去嗎?更可笑的是一對用餐? 侶的桌子上,只擺有一個碟子,裡面只放著兩種菜,兩罐啤酒,如此簡單,是否影響他們的甜蜜聚會?如果是男士買單,是否太小氣,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幾位 白人老 太太在悠閒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後,服務生很快的幫她們分配好,然後就被她們吃光光了。

我們不再過多的注意她們,而是盼著自己的大餐快點上來。駐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飢餓的樣子,就多點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讓,大有「宰」駐地同事的意思。

餐館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們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滿,看來,今天我們是這裡的大富豪了。狼吞虎嚥之後,想到面還有活動,就不再戀酒菜,這一餐很快就結束了。結果還有三分之一沒有吃掉,剩在桌面上。

結完賬,個個剔著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館大門。
出門沒走幾步,餐館裡有人在叫我們。
不知是怎麼回事:是否誰的東西忘記了?我們都好奇,回頭去看看。
原來是那幾個 白人老 太太,在和飯店老闆嘰哩呱啦說著什麼,好像是針對我們的。看到我們都圍來了,老太太改說英文,我們就都能聽懂了,她在說我們剩的菜太多,太浪費了。我們覺得好笑,這老太太多管閒事!


「我們花錢吃飯買單,剩多少, 關妳老 太太什麼事?」同事阿桂當時站出來,想和老 太太練練口語。
聽到阿桂這樣一說,老太太更生氣了,為首的老太太立馬掏出手機,撥打著什麼電話。
一會兒,一個穿制服的人開車來了,稱是社會保障機構的工作人員。
問完情況後,這位工作人員居然拿出罰單,開出50馬克的罰款!

這下我們都不吭氣了,阿桂的臉不知道扭到哪裡去了,也不敢再練口語了。

駐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馬克,並一再說:「對不起!」
這位工作人員收下馬克,鄭重地對我們說:「需要吃多少,就點多少!錢是! !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世界上有則人還缺少資源,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我們臉都紅了。但我們在心裡卻都認同這句話。
這個富有的國家裡,人們還有這種意識。

我們得好好反思:
我們是個資源不是很豐富的國家,而且人口眾多,平時請客吃飯,剩下的總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丟面子,擔心被客人看成小氣鬼,就點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會怪我不大方吧。

事實上,我們真的需要改變我們的一些習慣了,並且還要樹立「大社會」的意識,再也不能「窮大方」了。

那天,駐地的同事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做紀念,我們都願意接受並決心保存著。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複印一些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就貼在家裡的牆壁上,以便時常提醒自己。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支持花博支持台灣

我親愛的朋友啊!在此發表一些小小的看法:

昨天傍晚,蘇貞昌「低調」地去花博參觀了2.5小時,蹲在新生館有名的500元空心菜邊看了許久。離開時發表的言論是:「怎麼都快開幕了,工程還沒有收尾?」


那五百元的空心菜有五叢,跟其他的九層塔與茭白筍,都是台灣的原生植物,是設計師拒絕用外國的水生植物,堅持要用台灣的原生種,將建國大埤流出的污水淨化成乾淨的水。而且賣出的菜農還要將空心菜維護171天!(對任何商家而言,都是一筆吃力沒錢賺的生意!)

新生館是個了不起的傑作,從美術館區走過花之隧道,就令我們驚喜連連,因為看到了設計師小心維護所有在地植物的苦心,並做了超美麗的結合!

各位若錯失了參觀的機會就太太太可惜了!

蘇貞昌參觀了美術館區,看到了一些未完成的工程,總算找到了一個可以批評的毛病:「怎麼都快開幕了,還沒有收尾呢?」

他看到的是「寰宇庭園區」,是個國際競賽區,有22個國家與城市參加競賽,將在十一月五日(花博開幕前一日)打分數,參展的國家都保持最高度的機密,再加上上星期颱風,因此不到打分數的最後關頭,不會輕易漏出任何口風的。第一名不但可以獲得國際花博總會六萬元美金的獎金,從此還可揚名國際花卉市場。

蘇貞昌好不容易找到的批評,只顯示了他對花博的無知,難怪在他行政院長任內,沒有給花博一毛錢!

恭喜新生館不但得到世界綠建築的「鑽石級」認定,也得到台灣今年建築首獎!

我花了好一番唇舌去向我阿姨解釋了花博的實際狀況,因為她與她那一群市場阿巴桑都深信花博是花了三百多億的建國花市真是么壽哦!這麼貴的「花市」,有什麼好看

莊瑞雄等「空心菜市議員」真是一群說話非常不負責任的「民代」!帶頭教壞市民!

台灣花博目前為止花了八十五億元,還有六點六億還沒撥下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是世界各國舉辦花博有歷史以來最「拮据」的國家!(2006年提出申請時,原先申請是二百多億的預算,但是民進黨政府一毛也不給,最後預算下殺到八十億時才給過關,但是錢不見蹤影,直到新政府上台才拿到錢,在一年半之內創造出這樣的成績!)

曾經,蘇貞昌也去挺莊瑞雄的場子,痛罵台北市花一百多億,浪費公帑辦花博,台灣人都是吃鹽酥雞送九層塔的,難道以後要吃九層塔送鹽酥雞嗎?

新生館的兩位建築師甚至被邀去政論節目被這些完全不懂藝術,也不在乎鬧國際笑話的「民之喉舌」羞辱。

我們怎能讓這樣視野、心胸都狹窄而且誇大錯誤資訊的人來帶領我們引以為傲的城市?!

高雄世運只蓋一個運動場,熱鬧十幾天,花了一百多億,相較台北花博熱鬧171天,十四個永續漂亮的建築,八十幾億,哪一個花錢?


何況高雄辦世運時,台北人可是大力相挺,引以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啊!

國家地理台將於明年三月播出我們花博的另一項驕傲:「遠東環生方舟」(位於圓山館的流行館)全館用保特瓶磚打造,每個部分都可回收再利用,每個設計都是廢物利用,同時也利用植物淨化污水,再用淨化的水製造涼風、降低溫度、節約能源。

我是在現場的志工,我看到許多沒有麥克風的台北人用行動在支持我們的花博,且深深引以為傲,拒絕被扭曲的媒體操控!

摘自朋友傳的email